Tag Archives

2 Articles

娛樂/愛情

近期港產電影觀後感(二)

Posted by slienceblack on

我近年對看電影興趣不大,一來不愛看外國電影及內地電影而只愛港產片,二來總覺得近年的出品的港產片都有點粗製濫造的感覺,不大吸引我這種一窮二白的草根階層去花錢買票觀看。但近期有2套電影卻出奇地吸引了我外出坐車到戲院去買票入場觀看,分別是《死因無可疑》及《幻愛》。

利申︰小編和2部電影的台前幕後製作團隊都沒有任何關係,純粹只是一個普通市民到戲院看電影後抒發一些個人感想,以下內容中或有少少劇透,敬請見諒,不喜勿插。

上回講到《死因無可疑》︰

近期港產電影觀後感(一)

今回講講《幻愛》。

電影講述一位雖然渴望愛情但因為自己是精神分裂症康復者而從來不敢戀愛的善良戇直小學教師,某次偶然在街頭幫助被圍觀的精神病發的朋友時遇上了同時來幫助他朋友的女子。教師對女子一見鍾情,之後和女子再遇、相處及拍拖,但卻掙扎應否向女子透露病情。正躊躇之際,他卻發現後來再遇的女子,只是他因親人去世、失去了唯一依靠及精神支柱而再次病發所產生的幻覺,他既想抽身清醒但又捨不得再次沒有依靠及失去精神支柱,陷入和幻覺得欲斷難斷糾纏之中。後來他真正再遇之前的女子,這位女子在年少時遭母親虐待和嫌棄並受過受過心理治療,長大後因為成長經歷及想向母親報復而變得攻於心計的內心冷冰冰的心理輔導員,兩人相處的過程中,女子的心被男子的善良而漸漸融化了,從而走在一起,發展出一段被世俗所禁止的心理輔導員和病人之戀,疑幻似真。

小編初初被電影的劇名、劇中的場景在屯門拍攝及坊間對電影有不少議論所吸引而進場,但看過電影後覺得這套電影有別於一般的愛情電影,感覺上較「貼地」及生活化,頗為值得一看。小編最愛這部電影的以下幾點︰

第一點 — 「就算佢好污糟,我都愛佢架!」(即使她污穢不堪,我也會愛佢!)

當男主角再次病發,面對幻想出來和主角一模一樣的女子向他要求改而選擇和自己相愛,更說女主角攻於心計並曾和很多男人有過性關係而十分污穢,教師向自己幻想出來的女子作出這句回覆。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過去的經歷,也難免會有一些不光彩或不為人知的過去,也難免會好像男女主角一樣覺得自己不可愛但又渴望被愛。我們每個人都會渴望,當在生命中遇到某君時,某君會不介意那些過去,並且會義無反顧去愛著那個即使有著那些過去的不可愛的自己,和自己一同步向未來未知的高山低俗。

而這一句正正打動我心!那一刻我覺得這一句不比結婚時男女雙方所宣讀的神聖誓詞差!

第二點 — 「我諗咗成晚,我真係唔介意。」(我想了一整晚,我真的不介意(你的過去)。)

女主角向男主角坦白自己為了向不愛她的母親報復,而在年少時勾引母親的熟人uncle上床,從此為了達到某些目的而不斷和男人發生性關係這些她不堪回首的回憶,覺得自己污穢不堪。男主角對她發自真心的關懷,令她更自卑更不知如何面對這人,令她惱羞成怒將男主角拒於家門外。當她第二天再出門時見到男主角原來在門外一夜未走時,男主角對她誠懇的作出這句回應。

雖然有不少聲音覺得這一幕有點把女主角不斷和男人發生性關係的行為標籤成蕩婦或突顯男權主義,而我不覺得這一幕的是為了鋪排男主角思慮過後向女主角說出這句回應,突顯他和女主角之前遇到的那些男生不同。男主角的需要思慮不是因為他介意女主角的過去,而是他因為對女主角的感情認真。而在另一幕他在和女主角親熱過後為女主角穿衣推說怕她著涼的舉動,和教授與女主角親熱過後把女主角的衣服拋到女主角附近的地下要她自己拾回(還要是女主角要求示意才拿回衣服)的舉動形成反比,也和女主角前男友被女主角提出分手並要回家門匙時質疑女主角之前有很多男人拿到過她家們匙的舉動形成反比。這種反比給我的感覺是,男主角珍惜尊重女主角,而另外2位男士則不尊重女主角,他們都只是想各取所需。

第三點 — 男女雙方的純愛

男女主角曾經因為雙方居所頗為就近而各自在家一起開燈關燈確認雙方的位置並互相揮手,當時主角都面露由心而發毫不造作的喜悅。而電影最後段雖然男主角為了保住女主角的前程而忍心拒絕了為愛男主角而拋棄追求前程的女主角,但之後他們2人回家後都輾轉反側然後按捺不住思念對方之情而衝出門跑去找對方,雖然最後未有交代這是否男方的幻覺。

這種「因為愛,所以愛」、沒有半點物質和現實條件所推砌、內心無論如何輾轉反側還是放不低的單純的愛,相信不只是小編我本人,也是不少人的理想愛情。

雖然外間對這套電影的褒貶不一,但我個人覺得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我不但不覺得它粗製濫造,而且還覺得這套電影夠破格(突破既有框架),而小編覺得這套電影可以有前傳或續集,去講述男女雙方在未遇到對方前的經歷及2人有沒有無形的交集,或去講述2人繼續相愛後所需要面對種種現實的試煉,最好能像電影《屍殺死車》一樣,在多年後推出續作電影《屍速列車:感染半島》的同時,再推出一次《屍殺死車》讓觀眾入場觀看。

#電影 #港產片 #幻愛 #化讚為賞 #化like為coin

讀者如喜歡這篇文章 ,可於文章最下方按下Likebutton以示鼓勵及支持(若LikeCoin用戶請先登入再按下Likebutton ,最多可按5下,而其他人士也可以了解LikeCoin及考慮是否註冊使用LikeCoin )

而加入 LikeCoin 回饋創作者計劃,更有免費獲得coin的活動:

  1. 註冊一個 LikeCoin ID (邀請人請填: tracy2018)
  2. 確認已登入 LikeCoin (確認方法)
  3. 點擊五下拍手(操作參考)
  4. 完成後,你我都會獲得免費的 LikeCoin (可用來交換以太幣或現金)
娛樂

近期港產電影觀後感(一)

Posted by slienceblack on

我近年對看電影興趣不大,一來不愛看外國電影及內地電影而只愛港產片,二來總覺得近年的出品的港產片都有點粗製濫造的感覺,不大吸引我這種一窮二白的草根階層去花錢買票觀看。但近期有2套電影卻出奇地吸引了我外出坐車到戲院去買票入場觀看,分別是《死因無可疑》及《幻愛》。

利申︰小編和2部電影的台前幕後製作團隊都沒有任何關係,純粹只是一個普通市民到戲院看電影後抒發一些個人感想,以下內容中或有少少劇透,敬請見諒,不喜勿插。

今回先講講《死因無可疑》

電影講述某個保險經紀被神秘客戶指定跟進保單,上門拜訪時親眼目睹客戶兒子吊死在半空,正直的他認定客戶為詐取保險金而濫殺兒子,決心向客戶夫婦展開追查,一心將犯人繩之於法,沒料這顆正義心成為敵人反擊的籌碼,當經紀以為逐步邁向真相的同時,恐嚇事件接二連三地發生,危險向他以及身邊的人逼近,一度深化他對犯人的恨意,逐漸迷失在善惡之間。

小編初初被電影的劇名及黃秋生、歐錦棠及歐陽偉豪這些卡士所吸引而進場,但看過電影後覺得它的內容更吸引。小編最愛這部電影的以下幾點︰

第一點  — 「地獄之路是由善意所鋪成的」

據說這句是這部電影所帶出來的訊息,探討人性善與惡。我個人對這句的想法則和電影的訊息不全相同。我的想法是︰不論是多麼善良的人,只要被人惡意踐踏、利用、操控甚至危害,都會慢慢被形勢所趨而模糊善與惡的界線,遊走於善與惡之間,更會不期然為了保護所在乎的人和事而從「善」走向「惡」,開啟地獄之路。

第二點  —  表面無可疑的事情,可能埋藏著不為人知的真相

電影中的小童命案看似是一宗無可疑的自殺案,若不是保險經紀覺得事件古怪再鍥而不捨去追查真相,相信真相只會石沉大海;而追查真相往往伴隨著一定的風險,因此電影中的保險經紀便被殺害小童的真兇連番滋擾、恐嚇,甚至惹來殺機,但最終都總算查出了真相。而在現實中,看似無可疑的事情,又有哪些真的可以有人能鍥而不捨去追查真相?又有哪些只能無奈地以「無可疑」來總結?

第三點  —  看人不能單看表面

電影在前段描寫小童父親的難纏、兇神惡殺及小童母親的可憐、需依靠他人生活的感覺,到後段描寫小童父親的智商低於常人、需依靠他人生活及母親的不擇手段、兇神惡殺,形成了一種反差。這種反差給我的領會是,看似人畜無害的人,可能實質上是邪惡得令人聞風喪膽,反之亦然。

雖然外間對這套電影的褒貶不一,但我個人覺得這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至少我不覺得它粗製濫造,而且這部電影最後也埋下了一些伏線、一些疑團,令人期待將來會有這套電影的續集或前傳電影,最好能像電影《屍殺死車》一樣,在多年後推出續作電影《屍速列車:感染半島》的同時,再推出一次《屍殺死車》讓觀眾入場觀看。

#電影 #港產片 #死因無可疑 #化讚為賞 #化like為coin

讀者如喜歡這篇文章 ,可於文章最下方按下Likebutton以示鼓勵及支持(若LikeCoin用戶請先登入再按下Likebutton ,最多可按5下,而其他人士也可以了解LikeCoin及考慮是否註冊使用LikeCoin )

而加入 LikeCoin 回饋創作者計劃,更有免費獲得coin的活動:

  1. 註冊一個 LikeCoin ID (邀請人請填: tracy2018)
  2. 確認已登入 LikeCoin (確認方法)
  3. 點擊五下拍手(操作參考)
  4. 完成後,你我都會獲得免費的 LikeCoin (可用來交換以太幣或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