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沉默系列 — 香港變遷吹水篇 之 香港樂壇變遷

近期不少年青一代都追捧不同的韓國潮流音樂K-Pop男女團體組合,其次則是日本潮流音樂J-Pop,而曾幾何時,年青一代都追捧的是香港廣東歌潮流音樂。

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香港人可負擔的娛樂比較少,不是看電視或電影、聽收音機便是聽音樂,而當時雖然有不少西方音樂相當流行,但也不能搶去香港音樂的吸引力。當時有不少十分著名的香港歌手如鄧麗君、許冠傑、關正傑、徐小鳳、林子祥、羅文、甄妮、鄭少秋、汪明荃、葉振棠、葉麗儀、張德蘭、陳潔靈、溫拿五虎(譚詠麟、鍾鎮濤等)等,粒粒巨星。他們的歌不但歌曲有旋律、歌詞有故事有意境、歌手唱歌夠功架,加上部分歌曲還是配合電視劇或電影而推出的主題曲,因此能緊扣心弦,灸手可熱,成為歷久不衰的經典流行歌曲。

當時黑膠唱碟或卡式音樂帶也不算是很便宜,但不少樂迷為了購買心儀歌手的黑膠唱碟或卡式音樂帶,也不惜節衣縮食儲錢,把買來的「戰利品」不論多少年後也視為珍藏。

在八十年代中期到後期,香港樂壇仍然百花齊放,當時除了已經十分享負盛名的歌星外,還有不少新的著名香港歌星如蔡楓華、張國榮、梅豔芳、陳百強、達明一派、太極、BEYOND、葉倩文、關淑怡、林憶蓮、彭羚、陳慧嫻等。此外,當時達明一派、太極、BEYOND等樂隊組合也把溫拿五虎時代興起的樂隊音樂帶向另一高峰。當時卡式音樂帶或雷射光碟還是不很便宜,但不少樂迷仍然為了購買心儀歌手的卡式音樂帶或雷射光碟,繼續不惜節衣縮食儲錢,把買來的「戰利品」繼續不論多少年後也視為珍藏。雖然當時也有不少外國音樂傳入香港如西方、台灣及日本流行音樂,但也不能搶去香港歌星的光芒。

在九十年代初期到中後期,香港樂壇不只百花齊放,還星光燦爛、風光明媚,當時除了不少在七、八十年代已經十分享負盛名的歌星外,也有很多十分著名的香港歌手出道及成名,如四大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李克勤、許志安、蘇永康、鄭伊健、王菲(王靖雯)、鄭秀文等。而當時的外國音樂如西方、台灣及日本流行音樂,雖然已增加了受歡迎程度,但仍不能搶去香港歌星的光芒。

和之前的年代一樣,當時雷射光碟售價仍然不便宜,但不少樂迷仍然為了購買心儀歌手的雷射光碟,繼續不惜節衣縮食儲錢,把買來的「戰利品」繼續不論多少年後也視為珍藏。此外,當時樂迷的「追星」情況更見白熱化,不但請假追星,還有時為了追星而大花金錢搭的士,甚至為見偶像一見不惜預早通宵「霸位」輪候。

由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後期的這兩代歌星,他們跟早一代歌星相同的是,他們的歌也仍然能保持歌曲有旋律、歌詞有故事有意境、歌手唱歌夠功架這三種要素,他們部分歌曲也仍然是配合視劇或電影而推出的主題曲。而有別於早一代歌星的是,他們唱片公司悉心為他們塑造不同的鮮明的偶像風格及形象也令歌曲增加受歡迎程度,但他們還是以歌取得樂迷歡心多於其個人形象。

到了九十年代中後期到千禧年代,當時成名歌手較以前多,如陳奕迅、謝霆鋒、楊千嬅、古巨基、李克勤、張敬軒、陳慧琳、梁詠琪、許志安、梁漢文、鄭中基、黃耀明、盧巧音、張柏芝、容祖兒、何韻詩、薛凱琪、謝安琪、麥浚龍、方大同、王菀之、吳雨霏、側田、衛蘭、Mr.、RubberBand、At 17、林一峰、Twins、陳冠希、Boy’z等。可惜的是,當時的香港樂壇卻較從前遜色,他們的歌曲只能在香港、內地及台灣走紅,郤很少能像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後期的歌手般紅遍東南亞甚至世界上所有華人地區,因此他們當中只有較早期出道而走紅的才被視為「歌星」,其他未算發光發熱大發異彩則被視為「歌手」而不是「歌星」。而樂迷也較少願意節衣節衣縮食儲錢來買他們的光碟,反而尚有不少「追星」的粉絲。

原因無他,他們的歌大多不再保持歌曲有旋律、歌詞有故事有意境、歌手唱歌夠功架這三種要素,也較少有配合視劇或電影而推出的主題曲;因為整體樂壇氛圍都較為側重的是打造俊男美女的個人形象、包裝、宣傳,不靠形象、包裝、宣傳只靠歌藝反而變成非主流,因此跟隨歌手的是對其偶像形象著迷的粉絲而多於愛聽他們歌曲的樂迷,有時因為歌手一些不顧形象的花邊負面新聞會令他們的偶像形象崩壞粉絲幻想破滅而令追隨者大減。

而到了2011年,因為藝員兼歌手林峰在極少樂迷(這裏指的是愛聽歌的樂迷而非愛形象的粉絲)認同的情況下以《Chok》一曲獲得TVB《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金曲金獎」,當時很多人認為他即是TVB藝員也是某一大型娛樂公司的力捧歌手,從而以政治因素奪得這個一直以來被喻為樂壇其中一個最高榮譽的最佳歌曲大獎,連當事人林峰也覺得自己受之有愧,因而令很多人覺得香港樂壇已死,因為樂壇獎項已不是為了表揚歌曲的好品質而只是淪為公司與公司間的樂壇政治交易。由那時起至2012年,香港樂壇因而像進入「冰河時期」,毫無起色。

到了2014年或之後,香港樂壇雖然有不少新人掘起,如周柏豪、林奕匡、陳柏宇、鄭欣宜、鍾舒漫、泳兒、洪卓立、吳若希、鄧紫棋、吳業坤、許廷鏗、胡鴻鈞、鄭俊弘、馮允謙、連詩雅、王灝兒、Supper Moment、C All Star、Dear Jane、Kolor、SuperGirl等,但在他們當中已更難找到能追貼九十年代中前或更早期的樂壇實力的歌手,更遑論是「歌星」……

此消彼長的是,由九十年代中後期到近年由海外傳入香港的不同音樂衝擊,先是台灣歌星的作品如周杰倫、羅志祥、蔡依琳、楊丞琳等,繼而是J-pop歌星的作品如Smap、嵐(Arashi)等,再而是K-Pop如Super Junior、BTS、Apink等。即使有些唱片公司安排歌手參考台日韓甚至歐美的曲風如MK Pop,也只能「得其形」參考到他人歌曲風格的外表,未能「得其精粹」參考到他人歌曲風格的精粹,作品反而變得更突兀、更不倫不類。

已故資深作曲兼填詞人黃霑曾在自己的博士論文指出,香港樂壇的由盛轉衰主要是受到多方面影響如K歌文化令歌曲曲風變成單一商品化,令唱片業不肯培訓新人,只求現賣現買,或以科技修正歌曲令不是唱得之人也能靠包裝宣傳而當上歌手,海外多國開於音樂市場令香港歌曲被變相忽視,盜版問題令人們只買盜版多於正版唱碟等。

而小編則覺得香港樂壇的由盛轉衰並非來自外來市場或盜版衝擊,而是來自香港樂壇本身的變質。請留意,台日樂壇市場並非近年才開放而是早於八、九十年代經已開放,但當時香港樂壇並未因此而失色反而繼續大放光采;而盜版問題也早於卡式音樂帶年代已有,只是近年科技發達令盜版更易。從前因為歌星唱功好實力及根底佳,即使錄製盜版卡式音樂帶,人們仍然願意花更多金錢買正版卡式音樂帶,因為人們覺得那些卡式音樂帶的歌曲是歌星真人錄製無添加任何後期加工修正,視為精品珍藏。近年因為歌手被包裝宣傳變得商品化,不再講求唱功、實力、根底,只講求歌曲推出及回報賺錢速度夠快而只靠科技,唱不得好就以後期技術加工修正,人們因此只覺得唱碟只是一件普通商品,他們會比較正版跟盜版商品,若兩者質素差別不太大便傾向更便宜的盜版商品。

因此小編認為,香港樂壇若要「自己地盤自己救」,便要先由本質入手,歌手先要打好根底唱功基礎才能把歌曲唱好,從而令自己歌曲像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後期的歌星一樣,歌曲家傳戶曉,多年後仍成為流行經典,從而香港樂壇再大放異采,最重要的是,從而令自己不再只是一個站在歌唱舞台上表演對咀扮演唱歌的顏值高「演員」,而成為即使現場真人演唱表現不完美但仍然讓人感到有實力、歌曲依然動聽的真正歌手,甚至是歌星。

讀者在看完這篇文章以後,若有興趣也可以閱讀其他相關的分享文章︰

黑色沉默系列 — 香港變遷吹水篇 之 追劇文化
黑色沉默系列 — 香港變遷吹水篇 之 追劇文化續篇

#香港 #娛樂 #音樂 #化讚為賞 #化like為coin


slienceblack

https://medium.com/@slienceblack

一個"吹水"大師 一個在不同方面有好多理論, 極之討厭唯利是圖的人